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调整
初期(术后1-3天):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稀粥、蔬菜汤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高纤维食物。
恢复期(术后第4天及以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减少肠道负担。但需避免粗纤维硬质食物,如芹菜老茎、未熟的玉米等。
均衡饮食:增加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类、豆制品、瘦肉,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控制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饮食习惯。
2.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劳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适量运动,例如每日轻松的步行20-30分钟,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调节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肠道的机械刺激,可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若出现便秘问题,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或益生菌制剂。
3.注意术后反应及症状
若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腹痛、发热、大便带血或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若有持续不适或感染迹象,如肛门部位疼痛加重或分泌物异常,应尽快向医疗机构报告。
4.医学随访与检查
肠息肉有一定的复发可能性,建议根据医生建议定期随访。一般术后6个月至1年内需再次进行肠镜检查,此后每隔3-5年复查一次,具体间隔由病理结果决定。
对于伴随家族性息肉综合征或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和专业评估。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定期医学随访,可以有效减轻术后不适,并降低肠息肉复发及恶变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