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其他药物等。其中,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50%-60%,而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相对较少,但需警惕其严重性。
2.轻度胃出血通常表现为呕吐咖啡色内容物或黑便,经过内镜治疗和药物治疗后大部分可以完全恢复,不会缩短寿命。重度胃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率在10%-20%之间,但如果及时抢救和治疗,存活率将大幅提高。
3.慢性基础疾病会增加胃出血的风险和严重程度。例如,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再出血率高达60%-70%。综合治疗能有效降低再出血风险,从而延长生存时间。
4.对于合并恶性肿瘤的胃出血,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期及治疗效果。如果发现时处于早期并能积极干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晚期患者则相对较低。
胃出血是急危重症,应当尽早就医以明确病因和评估病情,规范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