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制霉素片:
成分:制霉素是一种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破坏其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渗出,抑制或杀灭真菌。
用途:主要用于治疗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胃肠道等部位的感染,例如鹅口疮、肠道真菌感染等。
使用方法:通常为口服,但因其吸收极少,多在胃肠道局部发挥作用,系统性疗效较弱。
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2.制霉菌素片:
成分:制霉菌素是另一种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与制霉素非常相似,但并非完全相同。
作用机制:作用原理与制霉素相同,也是通过破坏真菌的细胞膜达到抗真菌效果。
用途:用于治疗和预防由念珠菌引起的表浅感染,尤其是口腔、咽喉和肠道部位的念珠菌病。
使用方法:通常也为口服,局部作用明显,全身吸收较低。
副作用:一般耐受良好,但偶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或腹泻。
3.区别:
虽然两者在药理作用上类似,但并非完全相同的药物,其化学结构和生产工艺有所不同。
临床使用中,这两种药物常被互换使用,但需要根据具体感染严重程度及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这两种药物均需在确诊为真菌感染时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