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调整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
避免乳糖不耐受,可以尝试减少乳制品摄入,如牛奶、奶酪。
补充益生菌食物,如酸奶、发酵食品,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2.药物治疗:
使用止泻药或促动力药物根据个人具体表现选择,例如洛哌丁胺可用于控制腹泻。
抗炎药,例如美色拉嗪,适用于因炎症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菌群调节剂(如双歧杆菌制剂)可以用来改善菌群失调。
如果存在感染因素,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3.生活习惯改善:
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加强体育锻炼,如步行、瑜伽,以增强体质和促进肠道蠕动。
减少精神压力,紧张和焦虑可能加重肠道症状。
4.定期检查:
慢性肠炎患者需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如结肠镜、粪便常规,明确病情发展。
排除其他潜在疾病或并发症,如胃肠道感染或炎性肠病。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自己随意用药,特别是长期依赖止泻药可能掩盖病情。任何治疗方案都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