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因素
(1)进食含有大量易产气成分的食物会增加排气,如豆类、洋葱、卷心菜、红薯等,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难以被小肠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进入大肠后被细菌分解产生气体。
(2)高糖饮料或添加人工甜味剂(如山梨醇和木糖醇)的食品,也可能导致气体生成增多。
(3)快速进餐或说话时吞入过多空气,也会使肠道内气体增多。
2.肠道菌群失衡
正常的肠道菌群起到分解食物残渣的作用,并能调控气体的产生。如果菌群失衡,某些产气细菌比例增高,可能引发排气增多。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服用抗生素后的患者。
3.乳糖不耐受或其他食物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者由于缺乏乳糖酶,不能完全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未消化的乳糖被肠道细菌分解时会产生大量气体。某些人对麸质或其他特定食物也可能产生类似反应。
4.肠胃功能异常
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导致气体更容易在体内积聚并排出。
5.其他疾病或状态
(1)全身性代谢疾病如糖尿病会影响胃肠动力,从而增加排气发生率。
(2)慢性胰腺炎或胆囊疾病会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使食物分解不完全,产生更多气体。
排气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一天10-20次被认为是正常范围。而频繁放屁通常不会直接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但可能暗示潜在问题。若伴有腹痛、腹胀、血便或体重下降等,则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针对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