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系统疾病: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这是口吐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多表现为呕吐带血,有时伴有黑色柏油样大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可引发大量鲜红色呕血,并伴随严重休克风险。
胃癌或食道癌:一些消化道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血液从口腔排出,多数情况下为慢性反复少量出血。
胃黏膜病变:应激性胃炎或药物(如NSAIDs)引起的损伤,也可能导致少量呕血。
2.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因支气管壁薄弱,容易破裂出血,通常咳嗽后伴血痰。
肺结核:特别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经常出现咯血症状。
肺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血痰,晚期可有明显咯血。
肺栓塞: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并可能伴有咳血。
3.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白血病等,会因凝血功能障碍引发出血。
高血压危象:血压剧烈升高可导致微小血管破裂,引起口腔内出血。
自身免疫病: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对血管造成损害,从而发生口腔出血。
4.其他特殊情况:
外伤:口腔黏膜或咽部因意外损伤导致局部出血。
假性咯血:误咽鼻腔后组出血的血液,而非真正来源于下呼吸道或消化道。
中毒:某些毒物或药物过量可直接损害胃肠黏膜或肺部血管,导致出血。
针对上述情况,明确出血来源及病因是关键。建议通过详细病史采集与检查(如胃镜、支气管镜、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