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类型评估:胎儿心脏间隔缺损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两种类型。房间隔缺损通常较小,对胎儿影响可能较小,而室间隔缺损则需要更为密切的关注。
2.超声检查:通过详细的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评估缺损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心脏结构异常。这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指导后续管理。
3.遗传咨询:心脏间隔缺损有时与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相关,因此可能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和相关检测,以排除其他伴随疾病或综合征。
4.后续监测: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胎儿心脏发育及缺损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5.分娩计划:视缺损严重程度及其他合并问题,决定分娩方式和地点。在某些情况下,建议在具备新生儿心脏病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分娩,以便出生后立即得到合适的治疗。
在处理怀孕期间发现的胎儿心脏间隔缺损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缺损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等,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