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波是初步筛查肝内胆管癌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无创且经济,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详细显示肝脏及周围结构,有助于评估肿瘤的扩散情况、血管受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
MRI: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提供更精细的软组织对比,对于识别肿瘤性质、评估肝内胆管扩张和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可以检测全身肿瘤的代谢活动,帮助评估肿瘤的分期和发现远处转移病灶。
2.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测:包括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等指标,以了解肝功能状况。
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这些标志物在肝内胆管癌患者中可能升高,但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
3.病理学检查:
经皮肝穿刺活检:在影像学引导下,通过穿刺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是确诊肝内胆管癌的重要手段。
胰胆镜检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以直接观察胆管系统并获取胆管刷片或组织活检。
4.血清学检查:
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评估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在计划手术前。
肝内胆管癌的诊断通常综合影像学、实验室和病理学等多项检查结果。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任何检查之前,需要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