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抗高血压药:用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常见的药物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苯那普利、依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氯沙坦。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尼群地平。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
2.抗凝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有:
华法林:适用于长期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主要用于急性期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
3.抗血小板药:降低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主要包括:
阿司匹林:常用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的预防。
氯吡格雷:用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或需更强效抗血小板作用者。
4.降脂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主要有: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主要用于甘油三酯增高的情况。
5.其他辅助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辅助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用于缓解心绞痛。
心力衰竭药物:如地高辛,用于改善心功能。
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用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心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考虑病情、药物相互作用及副作用等因素。合理应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