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伤口类型:
渗透性伤口:如刀刺、金属钉穿透等,这类伤口破坏皮肤屏障,易于感染破伤风杆菌。
撕裂伤:由于撕裂伤会造成不规则边缘的开放性创口,更易受污染。
动物咬伤和人咬伤:这些伤口容易被细菌污染,包括破伤风杆菌。
2.伤口深度:
深度超过1厘米的伤口:较深的伤口容易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繁殖。
伤口内有异物残留:例如土壤、木屑、锈铁等,增加破伤风杆菌感染风险。
3.患者疫苗接种史:
如果患者在过去10年内没有接种过破伤风疫苗,需要考虑立即注射。
若患者接种时间超过5年,但不到10年,在存在高风险伤口的情况下,也推荐补充一剂破伤风疫苗。
4.伤口清洁度与护理:
清洁不彻底或处理不及时的伤口,使得破伤风杆菌有机会进入血液循环,引发感染。
遇到上述情况之一,应当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接受专业评估并进行必要的破伤风疫苗注射。保持伤口清洁,勤洗手,避免用脏手触碰伤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以确保免疫力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