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原理:
CT使用X射线,通过旋转的X射线束穿过身体,并由传感器检测到衰减信号,计算机重建出横断面图像。
磁共振成像利用强大的磁场和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核,使其发出不同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2.适应症:
CT因速度快且对骨骼结构显示清晰,常用于急诊创伤评估、脑卒中早期筛查、肺部病变检查等情况。
磁共振成像由于软组织对比度高,更适合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以及腹腔和盆腔的详细检查,如脑肿瘤、椎间盘突出、关节病变等。
3.图像特点:
CT成像速度较快,通常几分钟即可完成一次扫描,但其对软组织的分辨率相对较低。
磁共振成像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0-45分钟,但其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非常高,可以提供更多细节。
4.安全性:
CT涉及X射线辐射,对人体存在一定的辐射剂量风险,特别是不宜多次重复进行。
磁共振成像不使用电离辐射,比较安全,但由于强磁场作用,对带有金属植入物或某些类型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5.成本和设备:
CT设备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
磁共振成像设备价格昂贵,维护复杂,多见于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CT和磁共振成像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检查方式取决于具体的临床需求。CT适合快速评估和骨骼结构分析,而磁共振成像则更擅长软组织病变的精细描绘。在选择检查方法时,应根据疾病特征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权衡,以达到最佳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