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病因和病程:
急性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程一般较短,通常持续1-3周。
支气管肺炎则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情相对严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治疗,通常在3周以上。
2.临床表现:
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初期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痰液,痰液多为黏液或脓性。可伴有咽喉痛、全身乏力等不适,但发热较少见。
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则更为复杂,除了咳嗽和咳痰(痰液可能带血),还会出现高热、寒战、呼吸困难、胸痛等明显症状。有时还可听到肺部湿罗音。
3.诊断方法:
急性支气管炎通常通过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可以进行痰液检查以排除细菌感染。
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则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扫描,以确定肺组织是否受到感染。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4.治疗方案:
急性支气管炎大多数情况下为自限性疾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多饮水、保持空气湿润、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等。抗生素通常无效,除非合并细菌感染。
支气管肺炎需要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进行氧疗、输液等支持性治疗。
要注意早期识别和正确治疗这两种疾病,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