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术后监测与管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每小时监测一次。
密切监测引流液:术后腹腔内通常会放置引流管,应注意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及时发现异常。
术后24小时内应禁食禁水,以减轻胃肠道负担,之后可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2.疼痛管理:
采用适当的止痛药物控制疼痛,使患者能进行深呼吸和适量活动,防止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使用非药物疗法,如深呼吸练习、放松技巧,辅助止痛。
3.感染预防: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出、破裂等感染迹象。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定期监测血常规及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
4.肠功能恢复: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粘连风险。
听诊肠鸣音,观察有无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必要时进行肠道减压处理。
5.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营养途径和方法,如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
逐步增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6.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其树立信心,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顾虑和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关怀和帮助。
术后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确保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得到最佳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