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临床表现
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包括排便困难、便后出血、直肠黏膜外露等。
脱垂程度从内痔、部分脱垂到完全脱垂不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直肠黏膜坏死。
2.风险因素
频繁进行肛交行为可能增加直肠脱垂的风险。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慢性便秘、长期腹压增加以及盆底肌肉无力等。
3.诊断方法
临床医生通过直肠指检、肛门镜检查以及动态磁共振成像等手段可以明确诊断。
排便造影检查有助于评估脱垂的严重程度。
4.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脱垂患者,包括饮食调节、便秘治疗、盆底肌功能训练等。
手术治疗:重度脱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干预。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经腹手术、经会阴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等。
5.预防措施
避免长时间久坐,保持规律排便习惯。
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减少肛门压力。
直肠脱垂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但通过科学的诊治和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早期发现并及时就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