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一针疫苗:单剂次疫苗通常用于一些特定的疾病,如某些类型的腮腺炎疫苗。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提供基本的免疫保护,但免疫效果可能不如多剂次疫苗持久。许多灭活或减毒疫苗也通过单剂次给予初步保护。
2.两针疫苗:这种方案常见于很多疫苗,如新冠病毒疫苗(部分类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等。第一针注射后,人体开始建立免疫记忆。第二针通常在几周到几个月后接种,以增强免疫反应,使抗体水平显著提高并延长免疫时效。例如,新冠病毒mRNA疫苗第一针通常产生约50-60%的保护率,而第二针后保护率可上升至95%左右。
3.三针疫苗:此类疫苗通常用于需要更高水平和更长时间保护的疾病,如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和HPV疫苗。第一针启动免疫反应,第二针巩固并增强免疫记忆,第三针则进一步加强和延长保护效果。例如,HBV疫苗按0、1、6月的接种计划,在完成三针后能提供长期甚至终身的免疫保护。
不同疾病的疫苗接种方案是根据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确定的,目的是确保最佳的保护效果。接种疫苗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间隔和剂次进行,以确保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