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病变是什么

2024-09-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胆囊息肉病变是指胆囊内壁上长出的异常小突起或赘生物。绝大多数胆囊息肉为良性,但少数可能会发生恶变,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和诊治。

1.发病率及类型:

胆囊息肉的发病率约为5%至10%。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等。其中,胆固醇性息肉最为常见,占70%以上;而腺瘤性息肉相对少见,但具有潜在的恶变风险。

2.症状表现:

多数胆囊息肉无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被发现。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不适、绞痛、恶心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很容易与其他胃肠疾病混淆。

3.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能够清晰显示息肉的大小、形态及数量。

对于怀疑有恶变风险的息肉,可以进一步采用CT或MRI检查以更详细地评估息肉的特征。

4.治疗方案:

对于直径小于10毫米且无症状的良性息肉,一般采取定期随访观察,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

对于直径大于10毫米的息肉,或者存在增大趋势、伴随症状或影像学提示恶变风险的息肉,建议手术切除,以防止癌变。

胆囊息肉病变多为良性,定期监测至关重要。对于高风险因素或怀疑恶变的情况,及早干预可以有效预防严重后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