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脏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尿现象,因尿液中含有红细胞而呈现茶色或酱油色,同时可能伴有腰部酸胀或疼痛。
肾盂肾炎是由于细菌逆行感染引起的疾病,可表现为尿液颜色改变、局部不适,并常伴有发热和寒战。
肾结石可能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引发血尿,导致尿液呈褐色,同时引起肾区疼痛甚至绞痛。
2.血液代谢异常:
溶血性疾病可引起大量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进入尿液,使其变成深色,这种情况可能还伴有皮肤黄染和乏力症状。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引起的肌红蛋白释放也可能使尿液呈现深茶色,同时带来肾功能损伤的风险。
3.感染性疾病:
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有时会导致尿液颜色改变。这些疾病通常还伴随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
慢性肝病或胆管阻塞引起的胆红素升高,会通过尿液排出,使尿液呈深褐色。
4.药物及饮食因素: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或抗疟疾药,可能引起尿液颜色变化。
摄入特定食物(如甜菜根)虽然也能导致尿液变色,但一般不会伴有肾区不适。
需要尽快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测,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