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中出现16.9毫米的尿结石是怎样的情况

2025-03-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道中出现16.9毫米的尿结石属于较大的尿路结石,可能会导致明显的不适和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干预。尿道是泌尿系统的一部分,其管腔狭窄,当结石直径接近或超过1厘米时,往往难以自行排出。

1.形成原因:尿结石通常由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如草酸钙、尿酸或磷酸镁)析出并聚集形成。导致尿结石的因素包括饮水不足、高嘌呤饮食、代谢异常和某些慢性病,如高尿酸血症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临床表现:尿结石可以引起剧烈疼痛,尤其当结石阻塞尿道或移动时,可能导致肾绞痛。可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血尿。如果结石完全堵塞尿流,还可能引起感染或急性肾功能损害。

3.检查与诊断:通过超声、CT扫描或X线检查可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和组成成分,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十分重要。实验室检查如尿液分析和血液检查可帮助评估是否存在代谢紊乱或感染。

4.治疗方法:

对于小于5毫米的结石,多数可通过多饮水、药物辅助排石等非手术方式处理。

对于直径超过10毫米的结石,包括16.9毫米的情况,一般很难自然排出,常需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内镜取石或开放手术治疗。

若因尿路梗阻或感染引起急性症状,需紧急处理以缓解压力和感染风险。

5.后续管理:治疗后需要监测是否存在残余结石,并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复发。增加每日饮水量到2000-2500毫升,适量减少高草酸盐、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非常重要。

尿道结石达到16.9毫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以评估最佳治疗方案,避免延误导致进一步并发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