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的直径较小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与膀胱的细长管道,其直径通常仅为3-5毫米,正常情况下内部没有明显液体充盈,超声波反射信号较弱,因此很难通过B超清楚显现。
2.输尿管位置较深
输尿管位于腹膜后区域,被多层软组织和脂肪覆盖,尤其是在肥胖个体中,这些组织对超声波传播产生一定的衰减,使得深部的小结构更难以成像。
3.超声波反射特点
输尿管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对超声波信号的反射能力较低。如果输尿管内没有显著积液或病变,缺乏显著的声学对比,会进一步增加定位和成像的难度。
4.动态蠕动作用
输尿管经常处于蠕动状态,推动尿液向下传输。这种动态变化会导致其形态在B超监测下呈现不连续或模糊的影像,进一步降低辨识度。
5.可能的干扰因素
胃肠道内容物和气体也可能遮挡输尿管的部分路径,特别是当输尿管与肠道毗邻时。气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较强,会造成“伪影”干扰,使输尿管影像难以辨认。
B超通常用于观察输尿管是为了评估是否存在梗阻、结石或扩张等病变,而非直接显示其全貌。如果需要更清晰的输尿管影像,CT或静脉尿路造影可以作为补充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