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急性或慢性排斥反应
尿蛋白异常可能反映急性或慢性免疫排斥反应。急性排斥通常发生在术后数周至数月,伴随血肌酐升高和尿蛋白增加。慢性排斥一般进展较缓,尿蛋白水平逐渐增高,同时可见移植肾功能恶化。
2.移植肾炎症或感染
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如BK病毒、巨细胞病毒)可能导致肾小管间质炎症,表现为尿蛋白增加。感染还可能伴随发热、血象异常或影像学改变。
3.药物相关毒性
抗排斥药物(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过量可能直接损害移植肾细胞,引起尿蛋白升高。同时,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对肾脏微循环产生不良影响。
4.原发病复发
如果患者存在基础肾脏疾病,如膜性肾病、IgA肾病等,这些疾病在移植后可能复发并导致尿蛋白升高。
5.高血压或代谢紊乱
高血压会增加移植肾的血流负担,导致尿蛋白升高。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加重肾脏损伤。
6.其他非特异性原因
一些非器质性因素,例如剧烈运动、脱水或感染后状态,也可能引起一过性尿蛋白升高,但通常不会持续。
当出现尿蛋白异常时,应及时评估相关指标,如血肌酐、肾功能、血压及自身免疫标志物,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或调整用药,以保护移植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