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因与机制:霉菌性前列腺炎多由局部免疫低下或长期抗生素使用等导致的霉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包括白色念珠菌。这类感染可通过尿道逆行进入前列腺组织,引发局部炎症。
2.诊断依据: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检查,通过尿液、前列腺液或精液培养检测霉菌存在。可辅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表现,如尿频、尿急、盆腔不适等来帮助评估。
3.治疗方法:
抗真菌药物治疗是核心,比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若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可采用局部给药(如灌注)和全身用药联合方式。
治疗期间需避免高糖饮食和不洁性生活,以减少霉菌滋生。
4.治疗时长:治疗周期一般较长,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强调坚持足量、足疗程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仍需按计划完成治疗。
5.可能的促进因素:应警惕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滥用抗生素等诱发因素,必要时进行相关筛查。
6.随访与预防:治疗结束后需定期随访,复查前列腺液或尿液,以确认感染彻底清除。生活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如果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案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健康,但需警惕慢性化的可能性,避免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