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因方面:
尿结石是由于尿液中的矿物质或盐类(如草酸钙、尿酸等)过度沉积形成的固体结晶。其形成与饮水不足、高蛋白饮食、遗传因素及代谢紊乱有关。
尿道炎则是一种尿道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如大肠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多数情况下与尿路感染相关,部分病例可由不洁性生活导致。
2.临床表现:
尿结石的典型症状包括剧烈腰腹部疼痛(绞痛性质,可放射到腹股沟)、血尿、恶心呕吐以及尿频尿急等。当结石较小且不引起梗阻时,可能无明显症状。
尿道炎主要表现为排尿时烧灼感、尿频尿急、尿痛,有时伴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流出。如果炎症较重,还可能出现下腹部不适甚至发热。
3.检查手段:
尿结石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比如腹部超声、X光片或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尿液分析可能提示红细胞增多或晶体存在。
尿道炎的诊断则依赖于尿液常规检查,其中白细胞和细菌数量增多是典型特征。病原微生物检测(如尿培养)可以进一步明确致病菌类型,为治疗提供依据。
4.治疗方式:
对于尿结石,小于5毫米的结石通常建议多喝水以助排出,而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通过手术取石。控制高钙或高嘌呤食物摄入也十分重要。
尿道炎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根据致病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注意日常卫生和避免危险行为。
尿结石和尿道炎虽然同属泌尿系统疾病,但机制完全不同,应通过专业检查加以区分并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