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合作性行为: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建议。这种行为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诊、遵循健康建议等。在这类行为中,患者通常表现出对医疗过程的信任与依从性,促进疾病的有效管理。
2.非合作性行为:这一类行为表现为患者对医嘱或治疗方案的不遵从,如拒绝服药、不按时就诊、擅自改变治疗方案等。非合作性行为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或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是医疗领域面临的一个挑战。
3.不确定性行为:介于合作性与非合作性行为之间。这类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表现出合作,但在其他时候又可能因各种原因如信息不足、理解误差或心理因素而表现出不确定性。例如,患者可能在初期治疗阶段积极配合,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疗效不显著而降低配合度。
理解患者角色行为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患者教育和支持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