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他汀类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常用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
副作用: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等。
2.贝特类药物:
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甘油三酯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常用药物:非诺贝特、吉非罗齐。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3.烟酸类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脂肪组织中的游离脂肪酸释放,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常用药物:烟酸、烟酰胺。
副作用:面部潮红、胃肠不适等。
非药物干预也是关键。合理饮食,如减少糖分和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omega-3脂肪酸的摄入,有助于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定期运动也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在选择药物和调整生活方式时,应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以达到最佳效果并避免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