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血压调节机制:人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血压,以应对姿势变化。当从坐或卧姿迅速站起时,重力作用会使血液暂时聚集在下半身,导致大脑供血减少。正常情况下,身体会快速调整血压以恢复大脑的正常供血。在体位性低血压中,这种调节机制可能出现延迟或不足。
2.影响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这种调节功能不全,包括脱水、药物(如某些降压药或抗抑郁药)、长期卧床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年龄较大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影响,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自主神经功能可能减弱。
3.频率与症状:偶尔一次的体位性低血压可能无关紧要,但如果频繁发生,尤其是伴随明显晕厥或跌倒风险,应引起重视。常见症状包括头晕、视力模糊、无力感,有时伴有出汗过多或心悸。
为了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避免快速变换体位、增加液体摄入量、防止脱水、穿着压力袜以促进血液回流,以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这些方面,以减少因体位性低血压带来的不适和潜在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