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摄入足够膳食纤维
每天建议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主要来源包括全谷类、豆类、坚果、水果和蔬菜等。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含有约4克纤维,一碗煮熟的燕麦片含有约4克纤维,多种高纤维食物搭配能更好地促进肠道蠕动。
2.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成人建议每日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具体可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调整。水分能够软化粪便,减少便秘的发生。尤其在增加纤维摄入时,水分补充尤为重要。
3.适当的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简单的腹部按摩动作也有助于改善排便规律。
4.养成固定如厕时间
每天选择一个固定时间段尝试排便,比如早餐后,此时肠道反射最为活跃。即使没有产生便意,也应坚持这一习惯,以逐渐形成生物钟。
5.避免憋便
长期忽视便意会导致直肠对便意信号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引起排便困难。出现便意时,应及时如厕。
6.关注饮食平衡
高脂肪、高糖分及过度加工食品的摄入会延缓肠道蠕动,应减少此类食品的比例,尤其是油炸食品和甜点。同时,益生菌食物如酸奶、发酵的豆制品和泡菜等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7.规律作息
睡眠不足或昼夜颠倒可能会打乱人体的生物节律,间接影响排便规律。成人通常需要保证每天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恢复正常排便,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如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肠梗阻等疾病,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长期便秘还可能增加痔疮、肛裂等风险,建议定期评估肠道健康状况并遵循医嘱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