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益生菌是指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常见菌株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这些菌可通过以下途径调节肠道功能:
促进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刺激肠道蠕动;
提高粪便含水量,软化大便;
改善肠道菌群失衡,抑制有害菌繁殖。
2.益生菌对顽固性便秘的效果
针对便秘的研究发现,服用特定种类的益生菌可能缩短排便时间间隔,并增加排便次数。例如,有研究表明双歧杆菌每日摄入量超过10亿CFU(菌落形成单位)时,部分患者的便秘症状显著缓解。顽固性便秘可能涉及肠道动力障碍或其他病理因素,仅靠益生菌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3.影响效果的因素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肠道菌群组成不同,益生菌的效果因人而异。
菌株选择:并非所有益生菌都适合缓解便秘,应优先选择经过临床验证的菌株。
剂量与持续时间:每日摄入充足剂量且持续服用4周以上,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
4.辅助措施
顽固性便秘需要综合管理,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推荐25克以上)、保持每日至少1500-2000毫升的水分摄取量,以及规律运动(如每天步行30分钟)。对于严重病例,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如渗透性泻剂或促动力药物。
若症状未改善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便血、体重下降或腹痛,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潜在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