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原因:门脉性肝硬化通常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型和丙型肝炎)、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其他慢性肝损伤因素导致。这些因素使得肝细胞反复受损,随时间推移形成纤维组织,导致肝硬化。
2.症状: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黄疸、腹水、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门静脉压力增高可能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
3.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活检来明确诊断。例如,血常规、肝功能试验、B超或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肝脏状态。肝活检能提供更详细的组织学信息,但由于其侵入性,通常在需要明确纤维化程度时进行。
4.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完全治愈肝硬化,但通过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治疗包括去除病因(如抗病毒治疗)、保护肝功能的药物、生化指标监测和定期随访。对于门静脉高压导致的并发症如静脉曲张出血,需要及时采取药物或手术干预。
门脉性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和降低并发症风险。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酒和健康饮食,也是管理此病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