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壁的机械性扩张
摄入食物后,胃的容积逐渐增大。胃壁上的牵张感受器会感知这种扩张,并将信号传递至大脑,从而产生饱腹感。正常情况下,成人胃的空腹容量大约为50毫升,进食后可扩展到1-1.5升。
2.神经信号传导机制
胃肠道中的迷走神经在感知胃壁扩张和营养物质浓度变化后,将信息传递到大脑的下丘脑饱食中枢。这种神经信号可以阻止进一步摄食行为。
3.激素的作用
多种激素参与了饱腹感的调节过程。其中,胃肠道释放的胆囊收缩素和PYY能够增强饱腹感,而胰岛素和瘦素也通过长期调控能量平衡发挥作用。当胃排空速度减缓时,促进食欲的荷尔蒙(如胃促生长素)分泌减少,从而延长饱腹感。
4.食物的种类和成分影响
高纤维食物、富含蛋白质或脂肪的饮食更容易引起持久的饱腹感,因为它们会加慢胃的排空速度。例如,高纤维食物不仅增加胃内容物的体积,还刺激肠道激素分泌以增强饱腹感。
5.心理和情绪因素
心理状态也可能影响饱腹感。例如,压力或焦虑可能导致胃部蠕动功能异常,使人过早感到饱腹或不适。进食速度过快可能使大脑未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引发吃过量后的强烈饱腹感。
持续性或异常的饱腹感可能提示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例如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应关注饮食习惯并考虑必要的医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