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理特点及诊断
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因其癌细胞内含有大量黏液,使细胞核被推到一侧,呈现“印戒”状。它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早期容易扩散,尤其是在胃壁浆膜层和腹腔内。确诊通常需通过内镜活检、免疫组化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范围和分期。
2.治疗策略
早期病例:如果病变局限于胃粘膜或浅表层,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胃部分切除术。这种情况下,部分患者可能无需进一步辅助治疗。
进展期病例:对于侵袭性较强的印戒细胞癌,需要进行根治性胃切除术,同时清扫淋巴结,以减少复发风险。
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常用药物包括含铂类药物(如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类药物(如卡培他滨)。
新辅助治疗: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有时在手术前先进行化疗或放化疗以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效果。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进行治疗;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可尝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些均为近年来逐步应用的新型精准治疗手段。
3.预后因素
印戒细胞癌的预后取决于诊断时的病程阶段、手术切除是否彻底以及对化疗的敏感程度。早期发现且能完全切除的病例总体疗效较好,而晚期伴腹膜播散或远处转移的病例预后较差。统计显示,印戒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普通胃腺癌。
4.随访与监测
治疗后的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如CA72-4、CA19-9)的监测,以及必要时的内镜复查。随访频率一般为每3-6个月一次,持续至少5年。
胃体腺癌中部分印戒细胞癌的处置强调多学科协作,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