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内镜手术切除胃肠局部肿瘤的效果如何

2025-03-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精准、高效的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局部早期肿瘤切除。研究和临床数据显示,ESD在治疗早期胃癌、早期结直肠癌及某些特定的良性病变方面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疗效。

1.局部切除率高:ESD通过内镜直接对目标区域进行切除,可实现完整切除病变组织的目的,完整切除率可达到90%以上,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2.癌症治愈率高:针对早期胃癌或早期结直肠癌病例,ESD的长期治愈率与传统手术相当甚至更高。在一些早期胃癌的患者中,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5%。

3.损伤小:相比传统外科手术,ESD采用内镜技术,仅需通过消化道自然腔道操作,无需外部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

4.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尽管ESD可能导致少量并发症,如穿孔和出血,但总体发生率较低,一般在5%-10%左右,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内镜下干预予以处理。

5.恢复快:患者通常在术后1-2天即可恢复饮食,并在短时间内恢复日常生活,无需长时间住院。

ESD适用于明确诊断为局限于黏膜或浅层粘膜下病灶的患者,对于病变范围较大或侵袭较深的情况,需要谨慎评估是否适合此项手术,避免盲目扩大适应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