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吸收:口服抗生素从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吸收过程会受到食物、胃酸度以及药物制剂特性的影响。某些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容易被胃酸破坏,因此通常在空腹时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2.分布:一旦进入血液,抗生素会通过循环系统分布到全身各处,包括感染部位。药物分子会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只有未结合的自由形式才能发挥抗菌作用。不同抗生素在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差异较大,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易于渗透进细胞内,而氨基糖苷类则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
3.代谢:许多抗生素在肝脏中经过酶的作用进行代谢,以转化为更易排泄的形式。并不是所有抗生素都经过显著代谢,一些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大部分以原型从体内排出。代谢的速度和方式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并受到遗传因素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4.排泄:抗生素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少数也可能通过胆汁或粪便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至有毒水平。
理解这些代谢过程中涉及的机制可以帮助优化抗生素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风险。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减少不良反应和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