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肌肉萎缩与劳损:长期瘫痪会导致肌肉萎缩,尤其是腰背部肌肉。肌肉萎缩削弱了对脊柱的支撑,增加了腰部不适的风险。由于位置固定,某些肌肉可能会因为持续紧张而劳损,从而引起疼痛。
2.压力性溃疡和皮肤损伤:瘫痪者因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局部压迫,加上血液循环不良,可能导致压力性溃疡。这些溃疡通常发生在骶尾部及其附近,进而可能引起局部的疼痛和不适感。
3.骨质疏松症:长期不活动会导致骨质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骨质疏松会使骨骼更加脆弱,轻微的应力就可能引发疼痛或甚至是骨折。
4.关节挛缩:由于缺乏活动,瘫痪患者的关节可能会逐渐发展出僵硬和挛缩,特别是在脊柱区域,这可能导致疼痛和运动障碍。
5.神经病变:有些瘫痪患者可能还伴随神经系统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进一步压迫神经根,会导致神经源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表现为尖锐或烧灼样感觉。
对于长期瘫痪患者,定期调整体位、进行被动运动及康复训练、改善营养摄入,以及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可有效缓解腰疼并防止其加重。同时,及时就医以便专业医生评估病情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