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屈光不正
如果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问题,没有得到矫正,可能会导致双眼无法准确协调聚焦,从而表现出斜视现象。尤其是儿童,如果长期未佩戴合适的眼镜,眼位异常更为明显。
2.隐性斜视
隐性斜视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觉,但当受到疲劳、压力或注意力分散等因素影响时,眼球控制能力减弱,就可能导致短暂的外显斜视。例如盯着镜头或屏幕时,由于注视集中,隐性斜视可能表现出来。
3.调节性内斜视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儿童阶段,与过度调节眼睛焦距有关。长时间注视近处物体(如手机、相机镜头)时,眼轴向内侧偏移,表现为内斜。
4.眼肌麻痹或神经病变
如果某一条眼外肌的神经受损,例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或展神经麻痹,会导致对应肌肉功能受限,双眼运动失衡,从而出现斜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外伤、血管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
5.先天性或后天性斜视
先天性斜视可能伴随出生即存在,而后天性斜视则可能因全身性疾病、外伤或手术等原因诱发。后天性斜视的患者往往自觉有复视,即看东西重影。
6.心理或视觉行为习惯
部分人在面对镜头时,可能会无意识地做出用单眼注视的动作,这种行为若反复发生,可能加重眼肌负担,使眼位出现轻微偏离。
眼睛在观看镜头时如果持续出现斜视,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