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确定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溃疡性结膜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具体治疗应根据致病因素决定:
细菌感染:局部使用含抗生素的滴眼液(如喹诺酮类、氯霉素等)或眼膏;对于较严重的感染,可联合全身使用抗生素。
病毒感染:通常首选抗病毒滴眼液(如阿昔洛韦滴眼液),严重者可口服抗病毒药物。
真菌感染: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滴眼液或氟康唑)。
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
2.减少炎症反应
在明确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短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或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可减轻炎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加重感染或诱发其他并发症。
3.促进愈合与保护角膜
使用人工泪液保持眼睛湿润,必要时可结合角膜保护剂(如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修复。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以防进一步损伤。
4.辅助治疗与生活干预
控制症状:可通过冷敷缓解不适感。
注意卫生:避免揉眼睛,勤洗手,更换和清洁接触眼睛的毛巾、枕套等用品。
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期近距离用眼。
如果出现视力明显下降、疼痛加剧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