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监测患者情况: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观察是否有持续性出血迹象。通过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来评估失血程度。
2.止血措施:局部止血可以通过加压包扎、使用止血纱布或药物止血剂来实现。如果出血量较大且无法控制,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干预以找到并修复出血点。
3.补充失血:根据失血程度,可能需要输血以补充丢失的血液,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红蛋白水平,确保身体各组织器官的供氧。
4.药物管理:使用适当的凝血药物可帮助减少出血风险,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良反应。
手术后出血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