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肠道炎症:腹泻常常伴随着肠道炎症,炎症可导致肠壁脆弱,从而引起出血。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在腹泻时可能出现便血。
2.肛裂:反复或剧烈腹泻可能导致肛裂,也就是肛门或直肠末端的皮肤撕裂。这种情况下,排便时会感到疼痛,并伴有少量鲜红色出血。
3.痔疮:腹泻时频繁的排便动作可能加重痔疮。外痔或内痔破裂后可能导致出血,通常为鲜红色的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
4.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以引起严重的腹泻和肠道出血。例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感染可以导致血性腹泻。
5.肿瘤:尽管较为少见,但肠道或肛门周围的肿瘤也可能引起出血,特别是在长期腹泻的情况下,应考虑这种可能性。
拉稀后出现肛门出血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这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征兆。若出血情况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详细检查和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