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感染性肠炎:
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此类肠炎常伴有急性症状,如腹泻、呕吐、发热。感染后数小时至48小时内可出现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天。
2.溃疡性结肠炎:
属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主要影响结肠和直肠,常表现为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泻,有时伴随黏液或便血。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异常相关,多见于15-30岁人群,每10万人中约有100-200人罹患。
3.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可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但最常见于小肠末端。典型症状包括腹痛、慢性腹泻、体重下降等。发病率相对较低,每10万人中约5-25例。
4.缺血性肠炎:
由于肠壁供血不足导致,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肠炎类型。症状包括突发性腹痛、便血或血性黏液便,多与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血管疾病有关。
不同类型的肠炎在治疗上存在差异。针对感染性肠炎,重点在于控制病原体和补充水分;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则需要通过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方法减轻炎症;缺血性肠炎可能需要改善供血或手术干预。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