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正常解剖结构:
肚脐本身是胎儿时期脐带连接母体的部位,出生后脐带脱落形成疤痕,因此大多数人的肚脐会表现为轻微凹陷。其周围凹陷是由于腹壁脂肪和皮肤组织沿着脐部较少分布,从而显得凹陷明显。
2.腹壁组织特性:
腹壁肌肉的厚薄程度以及其张力差异可能造成肚脐周围区域看起来更低。特别是在腹直肌分离的情况下,这种凹陷会更加显著。
3.个体脂肪分布:
脂肪层的分布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在肚脐周围的脂肪含量较少,这使得该区域呈现凹陷外观。而腹部肥胖者,尤其是脂肪堆积较多且松弛的人,肚脐周围可能出现不均匀的凹陷。
4.疾病相关因素:
疝气:脐疝或白线疝可能引起肚脐周围的局部凸起或凹陷。这种情况常伴有疼痛或触诊异常。
腹腔内压改变:如大量腹水或快速减重后,可能导致腹壁形态的变化,表现为肚脐周围的凹陷加深。
手术后遗症:腹部手术或脐周操作可能导致局部瘢痕收缩,使凹陷变得更显著。
5.衰老和皮肤松弛: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和腹部软组织逐渐松弛,可能导致肚脐周围凹陷更加明显,尤其是在体型发生变化时。
如果肚脐及其周围凹陷伴随疼痛、红肿、出血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疗评估,以排查是否存在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