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伤口愈合不良: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因伤口未能完全愈合或形成窦道而导致便血。术后局部组织修复需要时间,但如果存在感染、慢性炎症等情况,可能延长愈合时间,甚至形成新的病理改变。
2.肠道黏膜损伤:手术后局部组织较为脆弱,如果排便时硬粪便摩擦直肠或肛门区域,可能引发轻微的黏膜损伤和出血。长期便秘或腹泻都可能加重这种情况。
3.新发内痔或外痔:肛瘘手术本身可能不会直接引起痔疮,但术后的生活习惯改变(如久坐、不规律饮食)可能增加痔疮风险,而痔疮破裂是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4.肛管狭窄或瘢痕挛缩:术后瘢痕组织增生可能造成肛管狭窄,导致排便困难。如果大便通过时过于用力,则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撕裂和出血。
5.其他肛肠疾病:便血也可能与术后发生的其他肛肠疾病有关,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直肠息肉等,这些疾病需要通过肠镜检查确认。
6.术后复发:虽然肛瘘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有可能存在。如果原来的瘘管没有彻底治愈或者形成新的瘘管,再次出现感染和炎症,也可能引起便血。
对于上述原因,可通过肛门镜检查、肠镜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应结合便血的颜色、量、频率及伴随症状,如疼痛或感染迹象,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