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手术后,局部伤口容易受到感染,尤其是在活动时接触到排泄物或汗液。每日更换敷料、清洗伤口非常关键,建议用温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进行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2.合理止痛
针对行走时引发的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还可以考虑局部涂抹含有麻醉成分的软膏,通过降低神经敏感性减轻疼痛。
3.减少活动强度
术后应适当减少长时间步行或剧烈活动,避免给伤口增加机械牵拉或摩擦。如果需要移动,可尝试缩短单次行走距离,分多次完成必要活动。
4.正确坐卧姿势
为了减轻肛门周围承受的压力,建议选择柔软的坐垫,或采用侧躺位休息,避免直接压迫伤口区域。久坐时可每隔15-20分钟站立或调整姿势。
5.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可以用于局部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以帮助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但要确保热源温度适中,避免烫伤。
6.保持大便通畅
疼痛可能因排便时用力导致伤口张力增加而加重。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预防便秘。如果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的药物。
7.定期复查
手术后必须按时回诊,由医务人员评估恢复情况。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红肿、流脓等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
疼痛是正常的术后反应之一,但渐进性的减轻是恢复的标志。若长期未见改善或出现异常表现,应及时联系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