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疮:这是肛门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分为内痔和外痔。内痔出血通常表现为大便时鲜红色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滴落到便池中,无明显疼痛;外痔如果有血栓形成,可能伴随疼痛,但渗血较少。
2.肛裂:多由于排便过于用力导致肛管裂口,在排便结束后观察纸巾上会有少量鲜红色血迹,同时伴随灼痛感。长期便秘者或产妇容易发生肛裂。
3.直肠炎症:感染性、放射性或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直肠黏膜受损,引发渗血,同时可能出现便频、腹泻或黏液便等症状。
4.息肉或早期肿瘤:息肉表面易被粪便摩擦导致出血,通常无痛;而恶性肿瘤出血可能呈暗红色,并伴有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
5.肛瘘或肛周脓肿:长期慢性感染导致肛周组织破溃,可见少量渗血伴脓液,可能还会有局部肿胀和压痛。
6.其他因素:如肛门湿疹或皮肤炎症也可能导致轻微渗血,多伴瘙痒或皮肤糜烂。
建议避免忽视肛门渗血的现象,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接受肛门镜检查或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判断问题所在,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平时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纤维、水分充足,避免长时间久坐和过度用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