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黄素瘤是怎么回事

2024-12-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胃黄素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胃肠道疾病,与胃部特定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主要是由于胃内壁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通常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以下是具体说明:

1.胃黄素瘤常常导致胃酸过度分泌,引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些溃疡可能顽固且难以通过常规治疗手段治愈。

2.此类肿瘤大约75%为恶性,且有发生转移的风险,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肝脏、淋巴结和骨骼。

3.由于胃黄素瘤可以引起大量胃酸的产生,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长期暴露在高浓度胃酸环境中也增加了胃溃疡及其并发症(如出血或穿孔)的风险。

4.胃黄素瘤与一种遗传性综合征——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MEN-1)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多种内分泌腺体的肿瘤。

5.确诊通常依赖于胃镜检查、胃酸测量、血液中的胃泌素水平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以观察是否存在肿瘤以及评估其范围和转移情况。

胃黄素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相关并发症和癌变风险。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抑制胃酸分泌、手术切除肿瘤以及针对恶性病灶的化疗和放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