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临床表现:
患者常表现为无痛性、缓慢增大的肿块。
在晚期可能会出现疼痛或麻木感,尤其是当肿瘤侵袭神经时。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以初步评估肿块的大小和位置。
CT扫描和MRI能够更详细地显示肿瘤的范围、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PET-CT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
3.病理学检查:
活检是确诊腺样囊性癌的金标准,需取出肿块的一部分进行显微镜下观察。
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鉴定细胞类型和特征。
4.细胞遗传学检测:
某些基因变异,如MYB-NFIB融合基因,常与腺样囊性癌相关,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确认。
腺样囊性癌的诊断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辅以细胞遗传学检测。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