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调控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每天应至少分成三餐和两到三次加餐。
每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30-45克,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高糖食物。
多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水果、蔬菜和豆类,减少高升糖指数食物如白米饭、面条和糕点的摄入。
增加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如鱼类、瘦肉、鸡蛋、坚果和橄榄油等,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2.运动
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如果无法进行连续30分钟的运动,可以分成多次,每次10-15分钟,效果同样显著。
注意适度运动,不要过量,以免引起疲劳或其他不适。
3.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应控制在5.3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6.7mmol/L以下。
可以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并记录结果,定期向医生汇报。
如果采取以上措施后血糖仍未达到目标,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增加胰岛素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孕妇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的潜在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孕期顺利度过并保障胎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