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为何在被咬后才会发作

2024-12-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在被感染动物咬伤后,病毒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并潜伏一段时间。在这段潜伏期内,病毒在体内沿神经系统逐渐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以下是关于狂犬病潜伏期及其发作机制的具体说明:

1.病毒侵入与潜伏期:当受感染动物咬伤人类时,狂犬病病毒通过唾液进入机体。该病毒具有高度神经嗜性,主要在神经组织中繁殖。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几天或长达数年,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毒量、伤口部位和免疫反应。

2.扩散机制:病毒以每小时约12-24毫米的速度沿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移动。这种缓慢的传播速度导致了症状出现的延迟。一旦病毒到达脊髓和大脑,它就开始大量复制,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3.发作与临床表现:狂犬病的初期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烧和疲乏。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意识混乱、恐水、电光敏感等症状。最终,病毒扩散导致全身性神经系统崩溃,常见结果是昏迷和死亡。

狂犬病在被咬后才会发作的原因是病毒需要时间通过神经系统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由于狂犬病一旦出现症状几乎无法治愈,因此被咬伤后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如狂犬疫苗接种)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