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行为观察:携带狂犬病毒的猫狗可能表现出异常行为,如攻击性增加、怕水或怕光、神经质等。当发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联系兽医。
2.实验室检测:
血清学检测可用于间接判断是否接触过狂犬病毒。虽然不能确诊,但如果抗体水平异常,可能提示过去曾感染狂犬病毒。
病毒分离技术和PCR检测可以从唾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检测病毒RNA,但这些方法在活体动物中较少使用。
3.隔离观察:怀疑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通常会被隔离10天,以观察其行为是否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患狂犬病的动物在发病后几天内会死亡,因此该方法能间接推断感染情况。
4.确诊方法:真正的确诊需要对已死亡动物的大脑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寻找尼氏小体,这是狂犬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且致命的传染病,当怀疑宠物可能感染时,务必迅速采取行动,与专业人员沟通。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