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评估病史和症状: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吸烟史、职业暴露、家族史和其他相关疾病。还有必要评估患者是否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评估肺结节的重要工具。通过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和密度。PET-CT也可以帮助判断结节是否具有代谢活跃性,从而提示良性或恶性可能。
3.随访观察:对于小于8毫米且无明显恶性征象的结节,通常建议定期随访CT,观察结节是否发生变化。具体随访间隔时间根据结节特点和患者风险因素决定,一般为6-12个月。
4.组织活检:如果结节较大(超过8-10毫米),形态不规则,或伴有淋巴结肿大,可能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活检、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5.治疗方案:如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恶性肿瘤,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靶向治疗等。如果结节为良性,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或继续随访观察。
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是管理肺结节的关键步骤,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检查和随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