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体质因素:先天遗传或体质较弱者容易出现心气虚。
2.饮食不当:长期营养不良或偏食可能导致气血生成不足,引起心气虚。
3.过度劳累: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会耗损心气,身体无法及时补充。
4.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压力、焦虑或忧愁等情绪问题可影响心脏功能。
5.疾病消耗:慢性疾病或久病体虚容易损伤心气。
6.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下降,心气也可能逐渐虚弱。
通常表现为疲倦乏力、心悸气短、自汗和面色苍白。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调整作息来改善这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