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风险评估:肺癌穿刺涉及插入针头到肺组织或周围区域,可能引发气胸(肺塌陷)、出血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这些风险存在于操作过程中和操作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专业医疗团队进行实时监控。
2.后续观察:穿刺后,通常需要至少24小时的住院观察,以确保没有立即出现的并发症。例如,气胸的早期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和胸痛,需要迅速处置;而感染的初期迹象如发热、局部红肿也需及时应对。
3.影像学检查:穿刺后,为了确认针头路径和目标组织是否准确,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CT扫描。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医生评估操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并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4.疼痛管理:穿刺部位可能会产生疼痛或不适感,住院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包括药物和物理疗法,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肺癌穿刺虽为常见操作,但其复杂性和潜在风险要求患者需住院接受全面照护与观察,确保安全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